跳至內容

主題:互聯網

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互聯網主題

互聯網(英語:Internet),又稱網際網路,或音譯因特網英特網,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,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定相連,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絡。這種將計算機網絡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「網絡互聯」,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絡稱互聯網,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絡。互聯網並不等同萬維網,萬維網只是一建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,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。

單獨提起互聯網,一般都是互聯網或接入其中的某網絡,有時將其簡稱為網絡the Net)。對互聯網的使用通常稱之為「上網」、「衝浪」(web surfing)、「瀏覽」或「漫遊」,而使用互聯網的人則稱之為網民或是網友

典範條目


Internet Explorer(舊稱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,簡稱IE,俗稱「網路探索者」),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網頁瀏覽器

統計的數據顯示Internet Explorer市場佔有率高達54%。它是使用最廣泛的網頁瀏覽器,但與2003年最高峰時相比,市場佔有率相差超過30%。

Internet Explorer是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。從Windows 95 OSR2開始,它是隨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附送的預設瀏覽器。

目前最新版本是Internet Explorer 11,此版本在速度,標準支持和界面均有很大的改善。在其他操作系統的Internet Explorer包括前稱Pocket Internet ExplorerInternet Explorer Mobile,用在Windows PhoneWindows Mobile上。除此之外,亦有已停止支援,用於OS X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Internet Explorer for UNIX

更多關於「Internet Explorer」……


特色圖片

作者:Luca Cremonini, Markus Angermeier

Web 2.0,指的是一個利用Web的平台,由用戶主導而生成的內容互聯網產品模式,為了區別傳統由網站雇員主導生成的內容而定義為web2.0。Web 2.0是網路運用的新時代,網路成為了新的平台,內容因為每位使用者的參與(Participation)而產生,參與所產生的個人化(Personalization)內容,藉由人與人(P2P)的分享(Share),形成了現在Web 2.0的世界。Darcy DiNucci 在她 1999年的文章 "Fragmented Future" 中第一次使用了這個詞彙,但現在我們所以為的 Web 2.0 一直要到 2004年才出現。

更多關於Web 2.0……

維基專題

WikiProjects


互聯網分類互聯網專題 (WikiProject Internet)

有關主題

什麼是維基專題?

歡迎參與

歡迎參與

特色人物

道格拉斯·恩格爾巴特Dr. Douglas C. Engelbart,1925年1月30日-),美國發明家瑞典人挪威人後裔。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發明了鼠標,另外他的小組是人機交互的先鋒,開發了超文本系統、網絡計算機,以及圖形用戶界面的先驅;並致力於倡導運用計算機和網絡,來協同解決世界上日益增長的緊急而又複雜的問題。

你知道嗎


基本話題

分類

特色內容

典範條目

優良條目

特色圖片


主要話題

相關主題

其他主題

電腦和資訊科技工作列

專頁電腦和資訊科技專題首頁軟件專題首頁蘋果公司專題首頁 電腦和資訊科技主題首頁 自由軟件主題
微軟主題 蘋果公司主題 Google主題 Android主題
消息公告欄及討論區條目分類小作品統計

維基媒體計劃

進入以下維基媒體計劃可獲取更多相關資訊: